从自由到开源,改良主义逐渐被资本主义瓦解 [foss-rev/free2open]

应该说,在自由软件运动的起始阶段,Copyleft 原则对于资本主义是很有杀伤力的。一批又一批受到感召的知识分子加入了这个运动,纷纷为自由软件运动添砖加瓦。

但是,改良终究只是改良,资本主义很快便想到了如何应对自由软件运动。主要的应对方式有两种:

  1. 拒绝合作。许多计算机硬件公司可以利用他们掌握专有硬件设备驱动的优势,对自由软件在自家硬件上的运行不提供任何支持,最终使得在这些设备上使用自由软件的体验十分糟糕。NVIDIA公司拒绝为GNU/Linux开发显卡驱动便是一个例子,直到最近两年,GNU/Linux操作系统才能够比较好的使用NVIDIA公司的显卡。(Linux操作系统内核创始人Linus曾因此事在公开场合大骂NVIDIA公司“Fuck You!”,直到现在也是自由软件界的名场面。视频)
  2. 吸收其优点,排除其“有害”的部分。资本很敏锐的发现,自由软件通过开放源代码的方式获得的高安全,迭代速度快,传播范围广的特性十分有利于抢占市场,使得新兴资本后来居上。而“有害”的“传染性”条款,则可以通过以其他许可证的方式发布来剔除掉。所以便有了MIT、BSD等开源许可证允许代码用于闭源软件(专有软件)。所以近些年来许多科技巨头纷纷表示“拥抱开源”,首先他们并不“拥抱”GPL许可证的软件,其次他们也并没有良心发现,这只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一种策略罢了。如果有一天开源对他们而言弊大于利,那么他们也一定会果断抛弃开源的。

如今,在越来越多的资本仍借助开源软件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,而自由软件运动,已经被资本主义排挤到了一个十分小的空间中(大多读者在阅读此文前应该是没听说过“自由软件”这个词的)。应该说,要革命不要改良这条真理,在计算机软件领域内也是适用的。

但自由软件运动(和开源软件运动)还是给我们的秘密工作留下了丰厚的遗产,那就是安全的自由开源软件(开放源代码,审查代码后不含可能泄露隐私的程序和功能,并最后验证软件代码与实际安装的程序的一致性)。它是我们能够绕过无处不在的信息审查的有力武器。

而无害的开源软件,最终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,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软件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:

在大公司中,编程已死

没有开源,就没有中国互联网【虎学研究】